硫酸亞鐵為藍綠色單斜結晶顆粒,無氣味。無水FeSO4是白色粉末,含結晶水的FeSO4是淺綠色晶體,俗稱“綠礬”,溶於水,其水溶液呈淺綠色。在幹燥的空氣中易風化,遇潮後其表麵氧化成棕色堿式硫酸鐵。硫酸亞鐵具有良好的混凝作用,混凝顆粒大,沉降快,除色效果好,成本低。具體作用取決於處理工藝和廢水類型:
一、主要作用:
1.去除汙染物
硫酸亞鐵能與廢水中的磷酸鹽結合形成沉澱,去除水體富營養化的隱患。
2.調節水質
通過調節廢水pH值至6-8範圍,促進重金屬沉澱和懸浮物分離。
3.絮凝與沉澱
硫酸亞鐵水解生成的氫氧化鐵膠體可吸附懸浮顆粒,促進固液分離。例如,印染廢水脫色和電鍍廢水的重金屬共沉澱效果顯著。
4.降低化學需氧量(COD)
通過化學反應減少廢水中的有機物含量,降低COD值。
二注意事項:
1.鐵離子殘留:處理後可能存在鐵殘留,需進一步過濾或中和。
2.pH敏感:適用pH範圍較窄(6~8),需準確控製中和反應。
3.溫度影響:低溫條件下絮凝效果不佳,建議水溫≥20℃時使用。
以上就是關於硫酸亞鐵的相關內容,硫酸亞鐵作為傳統性鐵鹽,對不同汙染物含量的廢水,混凝劑的投加量不同,一般來說,當向廢水中投加硫酸亞鐵量不足時,會使水中汙染物達不到沉降點,混凝效果減弱,去除率不高。在汙水處理時常作為混凝劑應用。
2025.9.23ZG